一、教學目標:
讓老師用簡單易懂的日常用語說明特別行政法之社會秩序維護法法例、時效、調查、程序、要件及救濟程序,讓初次接觸法律課程及想從違序法中瞭解社會日常生活當中,食衣住行育樂間違序案件之發動、調查及制裁處罰之種類之學生,瞭解日常生活中相關基礎之違序概念,藉由說明社會脫序現象,使學生瞭解違序案件之調查、裁處相關程序,透過案例,使學生在思考或處理違序事件時,能更充分運用達實用之效果。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
|
|
|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獨立思考能力
|
|
|
|
邏輯判斷能力
|
|
|
|
實務應用能力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獨立思考能力
|
|
|
|
邏輯判斷能力
|
|
|
|
實務應用能力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初次接觸特別行政法之法律課程或無法律背景皆可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網路教學進度:
第一週 | 社會秩序維護法概述緒論 |
第二週 | 社會秩序維護法總則之法例、責任 |
第三週 | 總則之處罰、時效 |
第四週 | 處罰程序之管轄 |
第五週 | 處罰程序之調查 |
第六週 | 處罰程序之裁處 |
第七週 | 處罰程序之執行 |
第八週 | 處罰程序之救濟(聲明異議與抗告) |
第九週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1 |
第十週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2 |
第十一週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3 |
第十二週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4 |
第十三週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5 |
第十四週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6 |
第十五週 | 分則之妨害善良風俗 |
第十六週 | 分則之妨害善良風俗 |
第十七週 | 分則之妨害公務 |
第十八週 | 分則之妨害他人身體財產 |
六、面授內容綱要:
第一次 | 概述與總則篇之時效與管轄 |
第二次 | 總則篇之裁處、執行與救濟 |
第三次 | 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 |
第四次 | 分則之妨害善良風俗及妨害公務、妨害他人身體財產 |
七、成績評量方式: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九、參考書目:
曾英哲,社會秩序維護法體用(自版)
十、數位資源/電子書:
無
十一、上課日期:
2023/10/14
,
2023/11/11
,
2023/12/09
,
2024/01/06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六10:20~12:00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更新日期:2023/4/21 下午 04:5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