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度 1學期 課程大綱    
課程開設學系:文化藝術學系
課程名稱:文化資產維護與管理
學分數:3學分  (學系選修)
科目代號:CU4160 開課號:05917
面授老師:陳逸君
主講老師:陳逸君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04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認識文化資產維護與管理之議題,藉由研讀與討論其本質、價值、角色與應用,以及國內外文化資產維護與管理之案例探討,希望能提升同學們對文化資產的認知,同時建立調查、研究及活化文化資產之能力。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專業藝術知識能力  社會、人文涵養  思辨能力  整合與應用能力  多元文化及國際觀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校訂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系訂核心能力 專業藝術知識能力
社會、人文涵養
思辨能力
整合與應用能力
多元文化及國際觀
三、課程選修條件:
對文化資產的內涵、維護與經營管理有興趣者。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導論
第二週何謂「文化」?
第三週何謂「文化資產」?
第四週文化資產的價值
第五週文化資產的爭議
第六週文化資產的調查與詮釋
第七週原住民族與文化資產
第八週文化資產的維護(1)
第九週期中考
第十週文化資產的維護(2)
第十一週文化資產的再利用
第十二週文化資產的商品化與商業化
第十三週文化資產與行銷
第十四週文化資產與博物館
第十五週文化資產與教育
第十六週世界遺產(1):他國的經驗與啟發
第十七週世界遺產(2):他國的經驗與啟發
第十八週期末考
六、評量方式:
課程參與、報告及考試。
七、成績計分比例:
平時次數3次  平時成績比例30%  期中考成績比例30%  期末考成績比例40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1.自編教材 2. Aplin, Graeme。2004。《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五觀藝術管理。 3. 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附全書表格光碟)》。遠流出版社。
九、參考書目:
李汾陽。2010。《文化資產概論》。秀威資訊。 阮昌銳等著。2009。《守護.傳承:2009台灣無形文化資產特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19(3):8-24。 張玉璜。2008。《文化性資產清查操作參考手冊》。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劉錫誠。2009。《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學苑出版社。
十、上課日期:
2013/9/29 , 2013/10/27 , 2013/11/24 , 2013/12/29
十一、上課時間:
星期日10:20~12:00
更新日期:2013/5/22 上午 09:34:49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Copyright(C)2010 The Open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網站 版權所有 電話:(07)8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