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設學系:通識課程
|
課程名稱:台灣閩南社會
|
學分數:2學分
|
科目代號:GE5454
開課號:1201L |
面授老師:楊護源
|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18 |
|
一、教學目標: |
本課程講授之以專題模式對客家文化進行講述與討論,讓學生對閩南文化有更完整的認知,係著重於引導學生瞭解台灣閩南文化之特性,啟發學生對閩南文化的興趣。
|
二、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
|
基本素養: |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厚植公民意識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
|
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
|
通識教育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與校訂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對應表:
|
|
|
培養愛護 鄉里的情 懷
|
厚植公民 意識
|
促進職場 倫理與態 度
|
提升國際 宏觀及全 球視野
|
與時俱進 的學習能 力
|
社會生活 知能
|
職場專業 技能
|
校訂基本素養 |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
●
|
|
|
|
|
|
|
厚植公民意識
|
|
●
|
|
|
|
|
|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
|
|
●
|
|
|
|
|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
|
|
|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
|
|
|
●
|
|
|
社會生活知能
|
|
|
|
|
|
●
|
|
職場專業技能
|
|
|
|
|
|
|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
對台灣閩南社會文化有興趣者
|
四、授課(實施)方式: |
小面授
|
五、教學進度: |
第一次 | 緒論 |
第二次 | 台灣歷史與台灣閩南人 |
第三次 | 台灣閩南人的拓墾與建庄 |
第四次 | 台灣閩南庄的地理分佈與聚落風貌 |
第五次 | 台灣閩南人的生活、家族、社會倫理與節慶 |
第六次 | 台灣閩南人的生命禮俗 |
第七次 | 台灣閩南人的宗教信仰 |
第八次 | 台灣閩南社會參訪 |
第九次 | 綜合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六、評量方式: |
平時成績比例50% 期末考成績比例50%
|
七、成績計分比例: |
平時次數1次
平時成績比例50%
期中考成績比例0%
期末考成績比例50%
|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
自編講義
|
九、參考書目: |
1.林再復,《閩南人》,台北:三民書局,1993
2. 湯錦台,《閩南人的海上世紀 》,台北:果實出版,2005
3.楊士賢,《臺灣閩南喪禮文化與民間文學》,台北:博揚文化,2011
|
十、上課日期: |
2015/3/7
| , |
2015/3/14
| , |
2015/3/28
| , |
2015/4/18
| , |
2015/5/2
| , |
2015/5/16
| , |
2015/5/23
| , |
2015/6/13
| , |
2015/7/4
| | | | | | | |
|
十一、上課時間: |
|
更新日期:2014/12/2 下午 01:31:16
|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