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度 3學期 課程大綱    
課程開設學系:通識課程
課程名稱:親職教育
學分數:2學分  
科目代號:GE2430 開課號:0061F
面授老師:陳銘村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18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以介紹親職教育的意義及重要性為主,讓學生了解親職教育的理論基礎與訓練模式、內涵,並且能認識現代多元家庭之形態與需求,了解當前家庭與親職功能的多樣性及其與學生發展之關聯,主要教學目標如下: (一)了解親職教育的基本原理,認識親職教育的意義、重要性與目的。 (二)增加個人親職教育的知能,以培養規劃與執行親職教育方案的能力。 (三)能運用親職教育知能於工作職場,並探討親職教育多元型態現況與問題。
二、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基本素養: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厚植公民意識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通識教育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與校訂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對應表:
 
培養愛護
鄉里的情
厚植公民
意識
促進職場
倫理與態
提升國際
宏觀及全
球視野
與時俱進
的學習能
社會生活
知能
職場專業
技能
校訂基本素養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厚植公民意識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校訂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三、課程選修條件:
凡是對親職教育有興趣者、想要了解現代親職教育的原理及多元型態的親職教育,並且希望共同探討現代親職教育的問題與解決方案的同學。觀點官都
四、授課(實施)方式:
小面授
五、教學進度:
第一次本學期課程簡介,說明親職教育的意義及重要性與目的,以及父母親職能之培養方法。
第二次了解親職教育的理論基礎與訓練模式、內涵,並讓學生認識現代多元家庭之形態與需求。
第三次說明當代家庭的結構與功能、單親家庭、組合家庭之親職教育概況。
第四次現代社會的繼親家庭與隔代教養、需特殊照顧養育兒童之親職教育。
第五次跨國婚姻家庭之親職教育、托育服務現況與問題、常見之親職教育問題。
第六次親職教育影片欣賞及案例說明與心得分享。
第七次特殊議題親職教育(一):親職教育如何應用於當代多元家庭型態。
第八次特殊議題親職教育(二):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校園霸凌事件與性傾向。
第九次親職教育的學習評量,親師的溝通技巧與如何鼓勵家長參與親職教育的實施。
六、評量方式:
學期結束繳交一篇學習心得作為期末考成績,以及學習歷程中的出席次數做為平時成績,平時成績比例50%,期末考成績(作業)比例50%
七、成績計分比例:
平時次數3次  平時成績比例30%  期中考成績比例30%  期末考成績比例40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邱珍琬(2009)。親職教育。台北:五南。及教師自編教材講義
九、參考書目:
郭靜晃(2009)。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揚智。 陳寧容(2008)。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學習成為適性教養的父母。台北:華立。 陳昭伶等(譯)(2008)。親職教育—從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探討。台北:華騰。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二版)。台北:心理。
十、上課日期:
2015/7/8 , 2015/7/15 , 2015/7/22 , 2015/7/29 , 2015/8/5 , 2015/8/12 ,
2015/8/19 , 2015/8/26 , 2015/9/2
十一、上課時間:
星期三18:10~21:40
更新日期:2015/5/4 下午 07:36:23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Copyright(C)2010 The Open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網站 版權所有 電話:(07)8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