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度 1學期 課程大綱    
課程開設學系:通識課程
課程名稱:台灣族群社會
學分數:2學分  
科目代號:GE5453 開課號:00512
面授老師:高義展 郭慶瑞
主講老師:郭慶瑞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18

一、教學目標:
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這個美麗的小島上,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族群,「族群」是一個耳熟能詳、也似乎對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物。雖然一般人對於「族群」所指涉的意義並沒有共識,也對於自己被歸類到那一個特定族群或甚至台灣到底有沒有族群,有哪些族群,可能都沒有一致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由於不斷的討論與爭議,族群似乎又會對於一般人的生活、甚至對於人們之間彼此的觀感,產生重大影響。
到底「族群」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現象以及它對於當代台灣社會的影響?這是本課程希望能夠帶給同學的知識與省思,並期盼能從多元文化觀點,強調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內涵,都應給予肯定、尊重,甚至能相互欣賞和學習,才能把台灣建設成一個文明高尚的社會。
二、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基本素養: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厚植公民意識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通識教育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與校訂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對應表:
 
培養愛護
鄉里的情
厚植公民
意識
促進職場
倫理與態
提升國際
宏觀及全
球視野
與時俱進
的學習能
社會生活
知能
職場專業
技能
校訂基本素養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厚植公民意識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校訂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三、課程選修條件:
有興趣者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第一章 前言
第二週第二章 什麼是「族群」與「族群認同」?
第三週第二章 什麼是「族群」與「族群認同」?
第四週第二章 什麼是「族群」與「族群認同」?
第五週第三章 族群與多元文化
第六週第三章 族群與多元文化
第七週第四章 台灣四大族群
第八週第四章 台灣四大族群
第九週第四章 台灣四大族群
第十週第四章 台灣四大族群
第十一週第五章 「本省人」/「外省人」族群意識形成過程
第十二週第五章 「本省人」/「外省人」族群意識形成過程
第十三週第六章 原住民與漢人的區分
第十四週第七章 本省人中的「閩南」、「客家」分類
第十五週第七章 本省人中的「閩南」、「客家」分類
第十六週第八章 「外省人」族群分類想像的興起
第十七週第九章 由對抗性的族群意識到「四大族群」論述
第十八週第十章 結語
六、評量方式:
測驗
七、成績計分比例:
平時次數1次  平時成績比例60%  期中考成績比例0%  期末考成績比例40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依據王甫昌所撰「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編撰教材,明細如下
書 目: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作 者:王甫昌/著
出 版 社:群學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05日
I S B N :9572899015
九、參考書目:
【台灣的多元文化】
作者:洪泉湖等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ISBN:9789571139128
【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
作者:劉阿榮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5日
ISBN:9578188005
十、上課日期:
2015/10/3 , 2015/10/31 , 2015/11/28 , 2015/12/26
十一、上課時間:
星期六10:20~12:00
更新日期:2015/6/8 下午 01:06:53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Copyright(C)2010 The Open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網站 版權所有 電話:(07)8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