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設學系:通識課程
|
課程名稱:藥膳養生學
|
學分數:2學分
|
科目代號:GE5456
開課號:1051A |
面授老師:張瑞璋
|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18 |
|
一、教學目標: |
:本課程旨在教導學生有關中醫藥膳之基礎理論,教導學生結合食物與傳統中藥的理論,使學生對於藥膳的使用有正確的觀念。
|
二、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
|
基本素養: |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厚植公民意識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
|
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
|
通識教育中心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與校訂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對應表:
|
|
|
培養愛護 鄉里的情 懷
|
厚植公民 意識
|
促進職場 倫理與態 度
|
提升國際 宏觀及全 球視野
|
與時俱進 的學習能 力
|
社會生活 知能
|
職場專業 技能
|
校訂基本素養 |
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
●
|
|
|
|
|
|
|
厚植公民意識
|
|
●
|
|
|
|
|
|
促進職場倫理與態度
|
|
|
●
|
|
|
|
|
提升國際宏觀及全球視野
|
|
|
|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
|
|
|
●
|
|
|
社會生活知能
|
|
|
|
|
|
●
|
|
職場專業技能
|
|
|
|
|
|
|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
對欲了解食物與中藥如何結合以及對養生保健,及中醫理論有興趣者,均歡迎選修本課程
|
四、授課(實施)方式: |
小面授
|
五、教學進度: |
第一次 | 藥膳學的起源與形成 |
第二次 | 藥膳之基礎理論 |
第三次 | 藥膳之配伍原則 |
第四次 | 藥膳養生之常用中藥簡介 |
第五次 | 藥膳養生學之常用食材簡介 |
第六次 | 藥膳與養生之關係 |
第七次 | 高血脂證之藥膳養生方法 |
第八次 | 高血壓疾患之藥膳養生方法 |
第九次 | 高血壓疾患之藥膳養生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六、評量方式: |
出席率、期末考試(或報告)
|
七、成績計分比例: |
平時次數0次
平時成績比例0%
期中考成績比例0%
期末考成績比例100%
|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
自編講義
|
九、參考書目: |
張瑞璋 四季蔬果養生方(2009) 台北:台視文化出版社 李德新 中醫基礎理論(2005) 台北:合記出版社 中國藥膳研究會 中國藥膳培訓教材 (2005) 台北:知音出版社。 沈慶法 食療養學--中醫實證的食物療法(2006) 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
十、上課日期: |
2015/9/14
| , |
2015/9/21
| , |
2015/10/12
| , |
2015/10/19
| , |
2015/11/2
| , |
2015/11/16
| , |
2015/11/30
| , |
2015/12/14
| , |
2016/1/4
| | | | | | | |
|
十一、上課時間: |
|
更新日期:2015/6/3 下午 03:28:42
|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