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設學系:大眾傳播學系
|
課程名稱:口頭傳播
|
學分數:2學分 (學系選修)
|
科目代號:MA2150
開課號:05410 |
面授老師:熊從傑
主講老師:熊從傑
|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23 |
|
一、教學目標: |
介紹口頭傳播的基本定義、範疇、各項學術理論與實務,並解說相關如語藝與說服、人際溝通、小團體、組織傳播、公共傳播、跨文化溝通、演講等之研究分析,讓學員全面了解口語傳播各面向及如何應用於大眾傳播之領域。
|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
|
培養大眾傳播的倫理與素養的學習力
認識大眾傳播的本質、媒介、理論及相關法規
培養管理大眾傳播媒介或組織的職場專業技能
|
|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培養大眾傳播的倫理與素養的學習力
|
|
●
|
|
認識大眾傳播的本質、媒介、理論及相關 法規
|
●
|
●
|
●
|
培養管理大眾傳播媒介或組織的職場專業 技能
|
|
|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
不設限
|
四、授課(實施)方式: |
網路大面授
|
五、網路教學進度:
|
第一週 | 口頭傳播定義、內涵、範疇 |
第二週 | 口頭傳播情境與應用、發展契機 |
第三週 | 語藝的定義與發展脈絡 |
第四週 | 語藝與說服 |
第五週 | 人際溝通的基本概念與理論 |
第六週 | 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 |
第七週 | 小團體溝通內涵、概念與理論 |
第八週 | 團隊合作及溝通互動 |
第九週 | 組織傳播的定義與內涵 |
第十週 | 組織傳播的實務與溝通情境 |
第十一週 | 公共傳播的內涵、特性與理論 |
第十二週 | 公共傳播的應用 |
第十三週 | 跨文化溝通定義與相關理論 |
第十四週 | 文化與身分認同及跨文化溝通知能 |
第十五週 | 口語與科技 |
第十六週 | 非西方口頭傳播思想與理論 |
第十七週 | 演講與聽眾分析 |
第十八週 | 說明、說服、特殊場合的演講及演講恐懼 |
|
六、面授內容綱要:
|
第一次 | 口頭傳播定義、內涵、範疇、情境與應用、發展契機及語藝的定義與發展脈絡 |
第二次 | 人際溝通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及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並增進團隊合作及溝通互動 |
第三次 | 組織傳播的定義與內涵、實務與溝通情境及公共傳播的內涵、特性與理論並應用 |
第四次 | 口語與科技、演講與聽眾分析及說明、說服、特殊場合的演講及演講恐懼 |
|
七、評量方式:
|
平時:  上網學習  上課互動  出席率  講次心得討論
 其他:
期中:  筆試評量  繳交報告或分組討論報告或上台報告分享  繳交作業  繳交作品
 其他:
期末:  筆試評量  繳交報告或分組討論報告或上台報告分享  繳交作業  繳交作品
 其他:
|
八、成績計分比例: |
平時次數3次
平時成績比例30%
期中考成績比例30%
期末考成績比例40%
|
九、授課教材/教科書: |
口語傳播(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口頭傳播:演講的理
論及方法(遠流出版公司)
|
十、參考書目: |
大眾傳播概論(五南)
|
十一、上課日期: |
2016/3/6
| , |
2016/4/10
| , |
2016/5/15
| , |
2016/6/19
| | | | | |
|
十二、上課時間: |
|
更新日期:2015/12/8 上午 08:25:55
|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