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度 2學期 課程大綱    
課程開設學系:科技管理學系
課程名稱:SCM與RFID整合
學分數:3學分  (學系選修)
科目代號:HT0770 開課號:09718
面授老師:林永盛
主講老師:林永盛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06

一、教學目標:
1.「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指產品從原物料階段,直到最終使用者之間,物品的流動、轉換,以及相關的資訊流通等所有活動,供應鏈包含從原料流動到產品送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整條鏈(Chain)上的每一個組織,組織中的所有成員,從原料供應者到消費者,包括運送者、中間商、資訊處理機構等成員;而成員之間是一層接著一層的供應商與顧客關係,形成一個層級間環環相扣的供應鏈網路架構。供應鏈管理以完整系統的角度,涵蓋了生產、運輸、行銷各部門的功能,並加以重新組合,期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
2.「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射頻識別系統是由標籤與讀取機組成,標籤上裝有電路、IC晶片及天線,可附著於人或物體之上,利用射頻技術,以無線方式傳輸。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是目前世界各國極力推動的技術之一,此技術能夠讓整個識別流程自動化,進而提升商業運作的效率,並且可以應用於物流、供應鏈、醫療照護、製造業和零售業等各項產業。
3.本課程整合供應鏈管理與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本課程除讓同學認識及瞭解供應鏈管理(SCM)與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整合之基本概念,期望藉由產業實務案例之介紹,讓同學對於SCM與RFID整合有更進一步之認識與深入瞭解,並鼓勵於課堂中討論,讓同學思考SCM與RFID整合功能的應用層面以及未來之發展。藉由SCM與RFID整合案例介紹與討論,培養同學實務視野及產業思維,增進對於實務工作之學養與能力。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具備管理科技產業之職場專業技能  具備問題發掘與解決的能力  具備創新思考與整合能力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校訂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系訂核心能力 具備管理科技產業之職場專業技能
具備問題發掘與解決的能力
具備創新思考與整合能力
三、課程選修條件:
不拘,歡迎有興趣者選修。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平日在家經由網路授課;另外四次來校大面授時,則由老師用power point 授課。
五、網路教學進度:
第一週自動識別概論
第二週識別碼
第三週RFID簡介
第四週RFID標籤與讀取器
第五週RFID技術標準
第六週RFID資訊平台
第七週RFID安全與隱私
第八週RFID的可追蹤性與定位能力
第九週RFID的技術發展與產業趨勢
第十週RFID在製造業的運用
第十一週RFID在零售業的運用
第十二週RFID在醫療照護產業的運用
第十三週RFID在汽車業的運用
第十四週RFID在國防的運用
第十五週RFID在圖書管理的運用
第十六週RFID在高科技廠房多重安全門禁管制之運用
第十七週RFID在營建業倉儲管理之運用
第十八週RFID在大樓管理之運用
六、面授內容綱要:
第一次 課程大綱說明,案例說明:RFID在製造業的運用
第二次 案例說明:RFID在零售業的運用
第三次 案例說明:RFID在高科技廠房多重安全門禁管制之運用
第四次 案例說明:RFID在圖書管理的運用
七、評量方式:
平時上網學習 上課互動 出席率 講次心得討論
   其他:
期中筆試評量 繳交報告或分組討論報告或上台報告分享 繳交作業 繳交作品
   其他:不期中考。
期末筆試評量 繳交報告或分組討論報告或上台報告分享 繳交作業 繳交作品
   其他:不期中、期末考。繳交一次期末報告即可。
八、成績計分比例:
平時次數1次  平時成績比例40%  期中考成績比例0%  期末考成績比例60
九、授課教材/教科書:
RFID概論(第二版),陳昱仁、廖耕億、許建隆、林仲志、鍾乾癸等著,2014年6月出版,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十、參考書目:
1.RFID概論與應用(第四版),陳瑞順編著,2012年1月,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 全球供應鏈RFID資訊系統設計(第一版),張秉裕、鍾乾癸、陳世民、白恭瑞、林俊雄、林裕勛、陳皇木、范凱禎等著,2012年2月出版,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第四版),葉清江、賴明政著,2009年9月,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4.現代物流管理:物流與供應鏈整合(第三版),張有恆著,2014年6月,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十一、上課日期:
2016/3/6 , 2016/4/10 , 2016/5/15 , 2016/6/19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日13:00~14:40
更新日期:2015/12/11 上午 12:58:17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Copyright(C)2010 The Open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網站 版權所有 電話:(07)8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