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健康社會行為學的概念意涵與理論基礎。 (二)探討健康社會行為學的方法與議題。 (三)分析家健康社會行為學促進健康發展的關鍵成功要因。 (四)育成健康社會行為學的實踐職能以達健康身心幸福美滿的效益。
|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
|
|
|
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
|
事業經營管理能力
|
|
健康福址服務知能
|
|
|
|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
| 校訂核心能力 |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
系訂核心能力
|
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
|
|
|
|
事業經營管理能力
|
|
|
|
|
健康福址服務知能
|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
系訂核心能力
|
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
|
|
|
|
事業經營管理能力
|
|
|
|
|
健康福址服務知能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欲取得健康管理與促進學系3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者、欲取得自由選修3學分者、有興趣者。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網路教學進度:
| 第一週 | 健康與健康行為的心理基礎 |
| 第二週 | 健康與疾病的生物心理基礎 |
| 第三週 | 醫療諮詢、醫病溝通、實踐醫囑 |
| 第四週 | 正向思考、情緒與健康 |
| 第五週 | 健康識能 |
| 第六週 | 衛生政策、文化因素與社會結構對健康信念與行為的影響 |
| 第七週 | 社區與家庭對健康信念與行為的影響 |
| 第八週 | 組織與組織行為對健康信念與行為的影響 |
| 第九週 | 社會支持與社會網絡 |
| 第十週 | 社會階層與健康不平等 |
| 第十一週 | 健康傳播與媒體影響 |
| 第十二週 | 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定義、角色與職責 |
| 第十三週 | 健康促進的理念、發展與宣言 |
| 第十四週 | 健康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 |
| 第十五週 | 健康行為改變的理論與模式 |
| 第十六週 | 健康社會行為科學研究之應用 |
| 第十七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介入方案之規劃、策略與評價 |
| 第十八週 | 社會關懷、健康倡議、社會行銷 |
六、面授內容綱要:
| 第一次 | 健康社會行為學01-12講專題討論與實務案例分析(一) |
| 第二次 | 健康社會行為學13-26講專題討論與實務案例分析(二) |
| 第三次 | 健康社會行為學27-42講專題討論與實務案例分析(三) |
| 第四次 | 健康社會行為學43-54講專題討論與實務案例分析(四) |
七、成績評量方式:
網路閱讀成績比例
35%
平時成績比例
30%
平時次數: 1
上課互動:10%
出席率:5%
講次心得討論:15%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九、參考書目:
陳為堅、李玉春、陳保中(2023)。健康社會行為學。財團法人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ISBN:9789868376694。
魯葦、許宸嫚(2023)。健康社會行為學。志光教育出版社。ISBN:9786263238695。
十、數位資源/電子書:
無
十一、上課日期:
2025/10/19
,
2025/11/16
,
2025/12/14
,
2026/01/11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日13:00~14:40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更新日期:2025/3/24 下午 03: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