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能理解皮膚結構與傷口癒合之基本機轉,包括皮膚組織構造、常見傷口形成原因和急性與慢性傷口在癒合歷程上的差異。 2. 學生能具備系統性觀察與紀錄傷口變化的能力,能辨識傷口滲液性質、異味與感染徵象,正確運用影像與文字進行持續性傷口紀錄與追蹤。 3. 學生能熟練執行標準化傷口清潔與敷料更換技術,能依據傷口深度、滲液量與感染風險選擇適當敷料,掌握換藥流程與衛生原則。 4. 學生能辨識不同年齡與病理背景個案的傷口照護需求,例如:高齡者、孩童與慢性病人,能調整傷口照護策略與疼痛管理方式,提升傷口癒合與舒適度。 5. 學生能理解傷口照護的跨領域資源與轉介系統運作機制,具備運用社區資源、長照服務及與醫療團隊和家屬溝通協調的能力,以提升整體傷口照護品質。
|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
|
|
|
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
|
事業經營管理能力
|
|
健康福址服務知能
|
|
|
|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
| 校訂核心能力 |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
系訂核心能力
|
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
|
|
|
|
事業經營管理能力
|
|
|
|
|
健康福址服務知能
|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
系訂核心能力
|
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
|
|
|
|
事業經營管理能力
|
|
|
|
|
健康福址服務知能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無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網路教學進度:
| 第一週 | 1.皮膚結構與功能 2.造成傷口的常見原因 |
| 第二週 | 3.傷口的癒合過程與癒合方式 4.傷口癒合困難的原因 |
| 第三週 | 5.傷口治療的原則-清創 6.傷口的清潔方式與用品的介紹 |
| 第四週 | 7.傷口的評估 8.傷口感染的預防與治療 |
| 第五週 | 9.常見傷口照護的藥膏 10.傷口藥膏的塗抹技巧 |
| 第六週 | 11.非抗菌性傷口敷料的介紹-1 12.非抗菌性傷口敷料的介紹-2 |
| 第七週 | 13.抗菌性敷料的介紹 14.傷口輔助護理用品的介紹 |
| 第八週 | 15.如何選擇傷口敷料 16.敷料的固定技巧 |
| 第九週 | 17.傷口照護常見錯誤 18.傷口照護相關輔具介紹 |
| 第十週 | 19.疤痕的介紹與預防 20.疤痕的治療 |
| 第十一週 | 21.傷口疼痛管理-1 22.傷口疼痛管理-2 |
| 第十二週 | 23.營養在傷口癒合的角色-1 24.營養在傷口癒合的角色-2 |
| 第十三週 | 25.孩童的傷口照護-1 26.孩童的傷口照護-2 |
| 第十四週 | 27.高齡者的傷口照護-1 28.高齡者的傷口照護-1 |
| 第十五週 | 29.台灣傷口照護的資源與轉介 30.外傷傷口的照護-切割傷 |
| 第十六週 | 31.外傷傷口的照護-擦傷 32.外傷傷口的照護-刺傷 |
| 第十七週 | 33.外傷傷口的照護-手術傷口-1 34.外傷傷口的照護-手術傷口-2 |
| 第十八週 | 35.外傷傷口的照護-燒燙傷1 36.外傷傷口的照護-燒燙傷2 |
六、面授內容綱要:
| 第一次 | 複習與授課內容討論 |
| 第二次 | 複習與授課內容討論 |
| 第三次 | 複習與授課內容討論 |
| 第四次 | 複習與授課內容討論,課程評值與回饋 |
七、成績評量方式: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九、參考書目:
1.Council, M. L., Sheinbein, D., & Cornelius, L. A.(2018)•華盛頓皮膚科診療手冊(陳昱璁、徐子恆譯)•金名。 2.于博芮等(2017)•最新傷口護理學(第三版)•華杏。 3.大原國章(2022)•大原皮膚科圖譜皮膚惡性腫瘤篇(邱成湦譯)•金名。 4.台大皮膚科部(2006)•實用皮膚醫學(第二版)•金名。 5.鄭乃禎(2025)•居家傷口照護指南•健康世界有限公司。
十、數位資源/電子書:
無
十一、上課日期:
2025/10/19
,
2025/11/16
,
2025/12/14
,
2026/01/11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日13:00~14:40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更新日期:2025/9/4 下午 03: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