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瞭解碳盤查的基本概念與國際趨勢: 學生將能夠掌握企業碳盤查的基本定義、重要性及其對於企業永續發展的影響;國際關於碳管理議題目前趨勢。 學習碳排放計算方法: 學生將瞭解如何應用國際標準(ISO 14064-1)進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化,並學習計算企業各階段的碳排放量。 掌握碳盤查的流程與步驟: 學生將熟悉碳盤查的主要步驟,包括確定範圍、資料收集、排放計算與報告撰寫,透過實際企業案例說明,了解實務上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了解碳盤查的法規與合規要求: 學生將學習國內外相關的碳排放法規,並瞭解企業如何在碳管理中遵守法規與政策。 提升永續經營的意識與能力: 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將具備綜合思維,能夠結合碳管理與企業永續經營,提升企業在環保與經濟效益上的平衡能力。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
|
具備運用科技與管理能力
|
具備問題發掘與解決能力
|
具備創新思考與整合能力
|
|
|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具備運用科技與管理能力
|
|
|
|
具備問題發掘與解決能力
|
|
|
|
具備創新思考與整合能力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具備運用科技與管理能力
|
|
|
|
具備問題發掘與解決能力
|
|
|
|
具備創新思考與整合能力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無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網路教學進度:
第一週 | 課程介紹與碳盤查概念 |
第二週 | 企業碳盤查的重要性 |
第三週 | 碳盤查標準與框架 |
第四週 | 碳盤查的範疇與邊界設定 |
第五週 | 碳排放源的鑑別介紹 |
第六週 | 資料收集與數據管理 |
第七週 | 碳排放的量化方法(上) |
第八週 | 碳排放的量化方法(下) |
第九週 | 排碳系數介紹 |
第十週 | 碳盤查報告撰寫 |
第十一週 | 第三方驗證與審核 |
第十二週 | 企業碳減量案例(一) |
第十三週 | 企業碳減量案例(二) |
第十四週 | 企業永續報告與碳揭露 |
第十五週 | 碳定價機制 |
第十六週 | 碳管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
第十七週 | 案例分析與討論 |
第十八週 | 總結與回顧 |
六、面授內容綱要:
第一次 | 國內碳費介紹 |
第二次 | 國際碳邊境關稅介紹 |
第三次 | 國內減量額度專案介紹 |
第四次 | 碳權交易所介紹 |
七、成績評量方式: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九、參考書目:
無
十、數位資源/電子書:
無
十一、上課日期:
2025/03/09
,
2025/04/13
,
2025/05/04
,
2025/06/08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日14:50~16:30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更新日期:2024/11/13 下午 02:4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