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專為空大學生設計,以期能透過各教學模式,建立修課學生下述之人文素質: 1. 人文美學的內化:本課程以文學為主幹,本於文學教育之精神,期能透過人文美學的薰陶,深化修課學生之審美能力; 2. 階級族群的省思:透過大眾文學認識各職業階級的文學美感,以培養學生倫理、美學與尊重不同聲音之民主精神。 3. 自然書寫的自然倫理:自然環境是世代共享的,任一代都沒有權力將環境財提前領用,如何與自然共存,即環境倫理所在。 4.在地精神的培塑:從大眾文學出發,瞭解高屏地區吃喝玩樂的off學,讓文學更貼近生活。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
|
具社會人文關懷
|
具多元文化觀
|
具藝術賞析評論專業知識
|
具文化藝術知能運用能力
|
|
|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具社會人文關懷
|
|
|
|
具多元文化觀
|
|
|
|
具藝術賞析評論專業知識
|
|
|
|
具文化藝術知能運用能力
|
|
|
|
|
校訂核心能力
|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
社會生活知能
|
職場專業技能
|
系訂核心能力
|
具社會人文關懷
|
|
|
|
具多元文化觀
|
|
|
|
具藝術賞析評論專業知識
|
|
|
|
具文化藝術知能運用能力
|
|
|
|
三、課程選修條件:
無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網路教學進度:
第一週 | 1.課程內容、標量方式說明 2.「高屏」的前世今生,高屏文學簡介 |
第二週 | 高屏地區明清舊文學 |
第三週 | 19世紀末的西人旅記 |
第四週 | 日治時代的高屏文學:楊華、黃石輝、劉捷及其他 |
第五週 | 除了海軍,也是詩的重鎮──戰後的左營詩壇 |
第六週 | 鳳山三劍客──司馬中原、朱西甯與段彩華 |
第七週 | 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鍾理和 |
第八週 | 現代陶淵明──陳冠學 |
第九週 | 跨越兩代書寫的葉石濤 |
第十週 | 詩壇祭酒──余光中 |
第十一週 | 工人作家──楊青矗 |
第十二週 | 踽踽獨行於美濃與父親的老路──鍾鐵民 |
第十三週 | 返鄉之路──邱金士(奧威尼.卡露斯盎) |
第十四週 | 布農族的玉山魂──王新民(霍斯陸曼‧伐伐) |
第十五週 | 被祖靈遺忘的孩子──利格拉樂.阿烏 |
第十六週 | 和大山大海對話的郭漢辰 |
第十七週 | 恆春的蝴蝶人──杜虹 |
第十八週 | 最後一週,介紹楊政源的《鯤背行旅》 |
六、面授內容綱要:
第一次 | 1.上課前,你/認識哪些高屏作家?高屏地區文學的特殊性? 2.評量方式說明、期中作業說明 |
第二次 | 從鳳山縣、高雄州到高高屏,高屏行政區域分合對人文的影響 ──綜談高屏地區的人文與文學 |
第三次 | 談談那些被我們「省略」的作家 /期中作業報告 |
第四次 | 後「大高雄市」時代的高屏文學 /期末考 |
七、成績評量方式: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九、參考書目:
1.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2. 楊華《黑潮集》 3. 朱西甯《狼》 4. 鍾理和《鍾理和全集》 5.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 6. 余光中《白玉苦瓜》 7. 陳冠學《田園之秋》 8. 鍾鐵民《石罅中的小花》 9. 楊青矗《在室男》 10. 奧威尼.卡露斯《雲豹的傳人》 11.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 12. 利格拉樂.阿烏《祖靈遺忘的孩子》 13. 郭漢辰《封城之日》 14. 杜虹《秋天的墾丁》 15. 楊政源《鯤背行旅》
十、數位資源/電子書:
無
十一、上課日期:
2022/03/19
,
2022/04/23
,
2022/05/21
,
2022/06/18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六08:30~10:10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更新日期:2021/9/28 下午 07:2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