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設學系:文化藝術學系
課程學期:109-1
課程名稱:後期中國美術史
課程學分:3學分  【學系必修】
科目代號:CU217E005 開課號:06317
面授老師:許景華
主講老師:許景華
開課學系聯絡電話:07-8012008#1404
一、教學目標:
瞭解中國美術的發展與作品,各時代風格之間的演繹關係,以及作品之間的差異及其背後對傳統中國藝術的觀念的理解。本課程透過歷史發展、作品賞析、藝術理論與人文社會的轉變等多面向的線索交織而成,試圖讓學生瞭解早期中國美術的整體風貌,並且由此建立對整個中國美術的藝術史觀,以期作為瞭解傳統藝術與連接現代藝術的銜接與基礎。
二、符合系訂核心能力:
 
具社會人文關懷 
具多元文化觀 
具藝術賞析評論專業知識 
具文化藝術知能運用能力 
  系訂核心能力與校訂核心能力對應表:
校訂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系訂核心能力 具社會人文關懷
具多元文化觀
具藝術賞析評論專業知識
具文化藝術知能運用能力
校訂核心能力 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社會生活知能 職場專業技能
系訂核心能力 具社會人文關懷
具多元文化觀
具藝術賞析評論專業知識
具文化藝術知能運用能力
三、課程選修條件:
四、授課(實施)方式:
網路大面授
五、網路教學進度:
第一週教學目標、課程內容與課程要求 晚期中國美術史概論
第二週宋代美術的發展
第三週宋代藝術的主題
第四週元代美術整體發展
第五週元代的畫家1
第六週元代的畫家2
第七週走向恬淡的美學
第八週明代繪畫的發展
第九週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第十週明代的畫家1
第十一週明代的畫家2
第十二週清代藝術的發展
第十三週清代藝術的主題與變化
第十四週清代的畫家1
第十五週清代的畫家2
第十六週民國初期的藝術發展
第十七週遷台後的藝術發展
第十八週課程總結
五、網路教學進度:
第一次 宋代到元代的美術發展
第二次 元代到明代的美術發展
第三次 明代到清代的美術發展
第四次 民國後的美術發展
七、成績評量方式:
 網路閱讀成績比例 40%
 平時成績 10% 平時次數:1
出席率:5%
講次心得討論:5%
 期末成績 50%
繳交作業:50%
八、授課教材/教科書:
李霖燦著(1995),《中國美術史稿》,台北市:雄獅圖書。
葛路/著(1987),《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市:華正書局。
九、參考書目: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1994),《古代藝術三百題》,台北縣中和市:建宏出版社。
史作檉/著(2008),《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何恭上/編(1984),馮振凱/撰述,《中國美術史》,台北市:藝術圖書。
余蓮(François Jullien)/著(2006),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台北縣新店市:桂冠出版。
阮榮春、胡光華/著(1997),《中國近代美術史(1911-1949)》,台北市:台灣商務。
宗白華/著(1984),《美學的散步》,台北市:洪範出版社。
姜一涵/著(2005),《易經美學十二講》,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徐復觀/著(1966),《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高木森/著(1992),《中國繪畫思想史》,台北市:東大出版社。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1994),李佩樺、傅立萃、王嘉驥等人/譯,《氣勢憾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台北市:雄獅圖書。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1998),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市:雄獅圖書。
郭因/著(1987),《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市:今楓出版社。
郭因/著(1987),《元明繪畫美學》,台北市:今楓出版社。
郭因/著(1987),《先秦至宋繪畫美學》,台北市:今楓出版社。
郭繼生/編(1982),《美感與造型:中國文化新論-藝術篇》,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彭明輝/著(2014),《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鈴木敬/著(1987),魏美月/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譚天/編(1988),薛地/校訂,《中國美術史綱要》,台北市:五洲出版社。
十、數位資源/電子書:
十一、上課日期:
2020/10/18 , 2020/11/15 , 2020/12/13 , 2021/01/10
十二、上課時間:
星期日10:20~12:00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更新日期:2020/3/24 上午 11:40:22